陳燿祖老師,王永協校友:
你們好!在這裡請你們幫助大家了解一些辦華文學校的可能性和關鍵問題。
非常謝謝陳老師在啟明網頁上提供寶貴的辦校經驗和給我們的意見。不過我們想在芽莊DONGDE 辦校的模式和規模都和TRUONG DAN LAP NAM
SAIGON 有所不同。
我們想辦的是中越文小學,以越文為主,附加中文。目的是教整套政府規定的越文課程,再加華語人文科目,如國語,歷史,地理,甚至音樂的課程。
記得我們那個年代上啟明小學,周一至周五,每天7小時,周六4小時。而越南學生只上周一至周五,每天4小時。那時我們的課程還有很多重疊的自然科學科目,唸了數理化再加TOAN LY HOA。很是吃力。我沒有在西貢堤岸上小學,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教越文。現在來辦的新啟明,如果政府不干預或限制我們教什麼中文題材,那是最理想的了。如果越文與中文教學時間能維持在6比4或7比3的比例就足矣。1940 年代啟明小學畢業生還不到10人。我們並不在意起步時規模的大小,學生的多寡,而是想維持中華文化的代代薪火。
陳老師說得對,芽莊不是西貢,華人很少,現在唸小學的適齡兒童不超過100。芽莊華人比西貢華人更容易越化。CHA TOI LA NGUOI TAU, BIET NOI MOT VAI TIENG
QUAN THOAI, NHUNG TOI KHONG BIET TIENG TAU,這是我們時常聽到的遺憾。現在在美國看到另外一種現象,WE ARE
CHINESE, MY PARENTS CAN SPEAK VERY LILTE (CHINESE), BUT CAN’T READ AND WRITE, THEY DECIDE TO
SEND ME TO CHINESE SCHOOL。可見中國人到哪裏都一樣,只要有機會,都想還原。所以在芽莊維持中華文化傳統,更是不易,也更有這個必要。
暫且不管我們有沒有人力物力辦校,或成功與否,這是以後的問題。如果啟明校友熱衷於重建啟明,眾志成城,5万10万元經費應該不是大問題。我現在想知道越南政府讓我們教什麼教材,什麼科目。有沒有什麼限制?
1. 陳老師可否多加解釋你信中所提正式的中文學校和補習班方式的課外教學的區別?我指的是教學題材和時間的長短。
2.
永協校友可否告訴我們計劃中的新啟明和目前的華語中心,在中文教學科目和時間有什麼明顯的改進或突破?應該不止于認字,會話和每週三,五小時的範圍吧?
希望大家參與意見,共同討論,以中越文書寫都可以,這畢竟是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不是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願以此和大家共勉。
敬祝各位新春快樂,
Kevin
|